在農業生產中,蟲害的侵擾是難以避免的,一旦爆發,那么作物便會面臨產量驟減,品質惡化的威脅。因此,確定蟲害的防治期十分重要,可以在科學預防下,實現有效控害。那么怎樣才算是科學預防呢?采用大量化學農藥噴灑?顯然不是,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的前提就是要實現減藥控害。而對于蟲害治理,我們更應該利用蟲情測報燈等一系列蟲情監測預警設備,做好害蟲的調查與統計,通過分析較為精準的數據,從而為開展科學預防,有效控害提供指導。
其實一般來說,病蟲害的發生消長是有規律可循的,人們需要借助蟲情測報燈等植保器械來有目的的針對某種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然后結合掌握的歷史資料、天氣預報等,對該病蟲的發生情況加以估計、預測,將信息傳送到防治中心,分析、確定防治的具體措施,從而減少農業生產中的損失,保護正常的農業生態環境。
.jpg)
蟲情測報燈可以提前防治農作物的蟲害,減少蟲害對農作物的危害,為農作物的健康生長打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蟲情測報燈將殺死的害蟲制作成樣本,整個過程都不需要人員參入,不僅保證了干燥、易收集,使飛蟲完好地保存,而且非常有利于相關植保部門對收集到的蟲子進行數量、類別的分析,既減輕了測報人員的工作強度,又提高了蟲情測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而且蟲情測報燈誘蟲種類多、速度快、效率高、蟲體完整、峰值明顯、省工、省時。在預測蟲害發生發展規律中起到了非常明顯的作用。如:準確地掌握了草地貪夜蛾的羽化始期、高峰期以及幼蟲的發生期,為制訂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治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中,蟲情測報燈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在糧食和經濟作物產區具有高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