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網上,植物生理儀器、土壤氣象儀器、病蟲害檢測儀器等6個系列150多個品種的產品信息,鋪滿了河南云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飛科技)官方網站的頁面,每天在網站上接受顧客咨詢超過200次以上。
如今,在線下,云飛科技本身建有100余平方米的超大事物展廳,單日接待參觀者最多超過1000人,公司建有50余個標準化倉庫,總儲藏面積達到1000萬平方米,在國內數十個省份成立了40多家分公司和銷售部,形成了輻射全國的銷售網絡,全國最慢三天到貨,不僅僅是一句宣傳。
強大的網站經營和物流集散,只是云飛科技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摸索發展新型營銷模式和現代物流服務業的一次成功嘗試,一個發展縮影。
“所有的企業在經歷初期的高速增長之后,都會遇到發展瓶頸,因為單一的產業結構和相對固化的營銷理念很難推動企業的永續發展。”云飛科技總經理周國濤說,“農業科技類型企業不能守著以前等著顧客上門的老思路,要向其他行業學習,謀求一種和諧共贏,多元化、可持續的發展經營新模式。”
云飛科技以戰略轉型引導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營銷模式的多元化,逐漸構建起研發推廣新模式,形成針對性研發、開拓性推廣、便捷性物流“三大新版塊”,并積極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主動參與河南乃至國家社科院、農業高校的農業科技學術研究項目,主動與全國各地的農業合作社取得合作意向,從以前依靠生產出來放著等顧客上門的“單一模式”逐漸升華為網絡營銷、廣告投放、主動送到農民田間地頭的“多點支撐”,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
當問及云飛科技成功的關鍵秘訣時,周國濤總經理介紹說,進行結構調整,不是對以前的全盤否定,重新建一番新天地,而是在科學嚴謹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保持對原有的農業科技研發優勢,積極拓展營銷與推廣新方法新模式,多出一些農民用得上用的會的好產品,同時在著力降低生產、運輸成本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農技產品的科技附加值,增加這類增值服務,把有限的資源真正用“活”,使其發揮最大效用。
結構調整逐漸構筑起云飛科技以科研為基礎的多元化多層級核心競爭力。截止到2013年11月底,現代服務業從業人數達到千余人,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2.7%,提前實現了比2012年翻一番的年初規劃目標。通過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新型銷售模式和現代服務業,云飛科技站在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綱領要求的新時代,無疑贏得了新的發展戰略主動權。